小改款的T-Roc先前官方已經舉辦過公辦試駕,當時330 TSI R-Line Performance與280 TSI Style Design都有拿出來試駕。不過當時因為工作排程關係,只能參加單車試駕,就先以中間主力330 TSI R-Line Performance做為試駕對象。不過要寫在前面的是,該車屬於廠方認證車,因此消費者實際拿到車後還會多了加配備不加價的雙色車頂等設計,但媒體試駕車是沒有的。
試駕當天遇上梅雨季,雖說在車媒好些年淋點雨也不算什麼,但試車當天雨勢還真不小,不過也因此有更多機會感受T-Roc車艙氛圍與行車肅靜性,算是雨天試車的額外優惠。從名字上可以得知,R-Line Performance是偏運動化的車款,因此外觀上會多了些如登車踏板等外觀套件。此外像是水箱護照貫穿LED燈條、帶動態轉向指示的LED尾燈與全景天窗,都是R-Line Performance版獨有的配置。
試駕過程中,新款9.2 吋MIB 3多媒體主機是今年試車過程中最好用的一台。現在車廠都標榜可以無線連結CarPlay等手機系統以及無線充電。但很多其實不是連結不易就是充電盤要喬角度,時不時還搞個斷線或手機發燙。而T-Roc這套MIB 3系統設計上相當直覺,反應速度也快,加上高解析設定,果然搞電子螢幕這套還得是VAG。加上大量的軟塑料件以及觸控式面板,讓整車質感加分不少。
另位VW最新招牌Travel Assist智慧車陣穿梭系統在330 TSI R-Line Performance也給予相當良好的駕駛感受。由於車距定速系統已經加入轉向功能,因此已經具備 Level 2半自動輔助駕駛功能。 不過受限於法規關係,雙手還是得置放在方向盤上,不可全部交由車輛自行駕駛,雙手離開太久一開始會發出警告聲響,接著安全帶會縮緊,然後車輛會自動降速。
在動力部分,190匹對於一台跨界休旅來說是相當夠用且有樂趣的。有些人會說這數據不如直上300匹的 T-Roc R。當然有R版無懦夫,但根據以往的試車經驗,若不是對馬力加速性有極大的追求,馬力跟駕駛感受在都會區的表現未必成正比。
同時330 TSI後懸吊採多連桿設定(280TSI為拖曳臂),同時還使用降低10mm的運動化懸吊系統,在彎道中的動態顯得相當靈活。同時搭配4Motion Active Control主動式智慧型四驅系統,運動模式山道小跑熱血一下夠用,進階的越野與下雪模式還是建議在露營營區等產業道路開開就好,可別真的拿去衝海灘或是玩泥巴。
另外,原廠為了追求一般道路使用的循跡性,使用普利司通S001的19吋胎,尺寸為225/40R19 。由於扁平比相當低,好處是地面狀態回更直接回饋給駕駛。但胎噪部分就略大,這點可以在日後換胎時針對需求去更改。
麥斯大話車壇
雖然有開地圖炮的危險,但T-Roc 還是很「北部人」開的車款。從售價面來看,T-Roc主力 兩款車型分別是122.8萬元 (280 TSI Style Design)與跟這次試駕144.8萬元(330 TSI R-Line Performance),再往上還有性能指標179.8萬元的T-Roc R。、售價比小改款之前漲了一些,但 VW必須要思考這樣的售價,消費者為何不選尺碼更大一級的Tiguan?
若以自家車款相比,T-Roc 在內裝上的質感的確比同價位的Tiguan更優異。因此會說T-Roc 更適合北部人的原因是,T-Roc 車格設定更適合在人稠的都會區使用,而內裝質感更像都會區的精緻小豪宅,用料高檔、時尚。而Tiguan更類似中南部的透天宅,寬敞有排面,一家人居住其中都很舒適。
280 TSI與330 TSI擁有 22萬元的價差,若你在兩者間游移,那麼建議先檢視自身開車需求。如果你重視的是性價比、是燃油效益,那麼280 TSI是好選擇。如果你對性能與操控有想像,認為沒有四驅的休旅車就沒了靈魂,則330 TSI就是最佳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