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提高北宜使用率,很多關都提到北宜是山路、有重機飆車危險,所以使用率不高。要解決這問題其實也不難,交通部就來一次部長乖乖騎北宜運動,就知道大家為何寧可塞車也不要有北宜了。
現在的北宜,全路段幾乎都有區間測速,區間測速速限多少?40km/h。然而一般人怕被開罰單,時速就會落在30km/h左右。而在高速公路上,40km/h就被列為塞車路段。因此你要花更多時間跑山路,然後只能開30km/h,任誰也不想開北宜。
因此東部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正杰說,許多開車族認為北宜飆車多所以不願意走。我想陳主任應該沒有大型重機駕照,近十年內也不曾騎車走過北宜公路。雪隧易塞車路段在於早上往宜蘭,傍晚往台北方向。如果陳正杰推論是正確的,那下午應該很多人走北宜,因為愛跑山的重車族沒了陽光不能拍追焦照早就散伙回家了,但北宜使用率有變高嗎?
台灣交通政策的悲哀,在於總是一群不會騎車跟仇視騎車的「博士」與「教授」擬定出來的。一方面說「機車」是台灣人的「咖」。另一方面卻一股勁將負面標籤往騎士身上貼。所以雪隧塞車是機車族的錯,不能直接左轉也是機車的錯,不用說了,隔壁王大媽難產,應該也是機車的錯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