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抱歉!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,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,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  1. 首頁
  2. 試車牌
  3. 試觀點

交通政策需要回歸專業與接地氣

交通政策需要回歸專業與接地氣
試觀點 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,測試啦今天不談藍白和不和或賴清德要不要做功德。在眾多候選人中有人對交通問題提出具體方案,好不好吃還不知道,但至少端出一盤像牛肉的東西,而非口水。

提出政策的民進黨立委不分區候選人王義川。在專業度部分碩士與博士學位都在台大土木工程系取得,專長在交通,因此也在林佳龍任台中市長時期擔任過台中交通局局長。

 

這次端出所謂交通三支箭政策,包括檢討機車兩段式左轉、廢除區間測速與檢討科技執法設置地點三項。檢討兩段式左轉方面,王義川認為如果現在是單線車道者,機車兩段式左轉沒有設置必要,因為沒有車道車流交錯的問題。若是兩車道或以上者,則建議改為不強制兩段左轉,已經行駛在最內車道者,就直接左轉,行駛在最右車道者,則可以選擇兩段式左轉。

 

機車要不要兩段式左轉正反觀點都有,但王義川提出一個相當值重要的觀點,那就是台灣已經三十年沒有做過車道車流的相關研究。同時現在多數交通部主事的官員多是留美留歐背景。要知道歐美相關車道車流研究都是以汽車為主(因為歐美機車數相對較少),因此台灣道路設計出發點就是給四輪使用的。

 

筆者曾在研究所期間修過運動傳播課程,當時劉昌德老師曾說,研究報告中的文獻探討,許多人認為要站在巨人的肩膀,用國外大師的理論。但國外運動傳播相關研究常以足球為觀察對象,在台灣未必適用。如同近年來台灣棒球場的啦啦隊炫風,其實跟早期職棒元年的「應援」方式也不同,更別說日本職棒的加油方式也不一樣。同理,國外交通研究真的就是香嗎?

 

從王義川的說法不難發現台灣為何常常被說是交通地獄。我們的交通數據與研究是三十年前的。主事的官員從國外留學任職後可能也不曾騎過機車。但這群人確要決定台灣1440萬輛機車族那些路機車可以走,那些路機車不能走。但這些官,你多久沒騎車了呢?

 

同理,我們的科技執法與區間測速都要思考一個問題,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他?官員制式回答當然是保護用路人安全,開罰只是手段不是目地。當大家質疑北宜區間速限不合理時,官員回答確是可以檢討,但繼續取締。

 

然而建置區間測速現任交通部長沿襲過去說法,是要「速度管理」,提升交通安全。但同樣的事情,測速照相桿做不到嗎?有人會說,很多駕駛人都是快要到照相機才踩煞車。看似愚蠢,但這不達到降低車速,提升安全的目的嗎?反之,進入區間測速段,多少駕駛開始龜行,更有甚者怕達不到寬限秒數,只能不斷盯著儀表看,甚至快到終點猛然煞車,這樣有更安全?

 

交通部管轄業務包山包海,天上飛的、地上走的、海上游的、上網通訊到氣象全都是交通部管轄。部長當然不可能所有領域都是專家,下面的科長、技正等公務員當然也有其局限性。但沒關係,車線無論是兩輪或四輪領域,也許書不大會唸,但對於開車或騎車那可是厲害的很。就拿規劃機車道一事來說,找小三當顧問,不香嗎?

Message Board

訪問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