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當 GR SPORT 徽章出現在家喻戶曉的 COROLLA 系列上,故事變得不再只是日常代步,而是關於一場隱藏於平凡外表下的「靜悄悄的叛逆」。今天,我們一次邀請兩位主角登場——COROLLA CROSS GR SPORT 與 COROLLA ALTIS GR SPORT,兩款車型一次試駕一次滿足。
改了這些
今年TOYOTA針對COROLLA CROSS GR SPORT與ALTIS GR SPORT做了細致改款,主打外觀、內裝質感升級,並強化底盤與電腦供油換檔邏輯!
COROLLA CROSS GR SPORT新年式首先在前臉下足功夫——六邊形水箱護罩修成矩形、取消延伸頭燈黑化邊框,俐落度更高;蜂巢網格還結合「G」字樣線條,GR徽飾更明顯。側裙與後保桿銀色飾板面積縮小,轉為黑化設計,加上分流器、18吋雙色輪圈、黑化車標,動感指數再提升。車頂架也同步改黑。
▲CC GR SPORT
▲ALTIS GR SPORT
內裝全面導入紅色縫線,從方向盤、儀表到排檔桿與座椅,讓運動感再升級,GR徽飾、金屬踏板等配件也沒缺席。排檔座改為中島式、高度提升並縮短排檔桿,科技感小幅加分.
懸吊與底盤再強化:彈簧更硬朗、減震筒更有韌性,搭配鋁合金井字型強化支架,操控感與穩定度都比舊款出色,對追求動感休旅的買家更有吸引力.
▲CC GR SPORT
▲ALTIS GR SPORT
ALTIS GR SPORT今年則主攻動力與外觀配置:黑化大型氣壩、運動化保桿、黑窗框及亮黑鴨尾都有;18吋鋁圈、GR Logo方向盤、紅縫線座椅,內裝風格更「熱血」。此外,11,8 Hybrid動力回歸,搭載新一代鋰電池並優化電控軟體,油耗與加速回饋更即時。
阿男一出手,操控真的有
原廠強調,ALTIS這車底子好,都可以辦統規賽了,GR SPORT肯定也不會差。正所謂公關的嘴,騙人的鬼,試駕前還是先打八折。往林口的山路, ALTIS GR SPORT 率先出征。方向盤轉起來輕盈但精準,底盤回饋紮實,不浮不飄。經過彎道時那種「車身與你一起思考」的同步感,是 GR 部門特別調校懸吊的功勞。轉向初段雖仍保留日系的細緻柔順,但中後段開始展現歐化韌性,讓人願意多攻一點彎。
換上 COROLLA CROSS GR SPORT,駕駛感轉向穩重。坐在較高的座艙俯瞰前方車流,掌控力更明顯。雖然車身重心高、體型也大上一圈,但 GR SPORT 的底盤強化確實讓 CROSS 不再是一般 SUV 的鬆散待遇。過彎時側傾受到有效抑制,連續彎路中能保持乾淨的車身姿態。但當你再多給一點油,還是能感受到車重的慣性在耳語——提醒你這不是一台熱血鋼砲,而是一台懂得兼顧激情與家庭責任的運動休旅。
1.8L Hybrid 夠用嗎?
▲CC GR SPORT
ALTIS GR SPORT剛上市時僅有2.0版本,最大馬力170匹。如今稅金與油耗更具優勢的1.8L Hybrid動力回歸,但122匹的縱效馬力還是讓人有些擔心,這車山路得勁嗎?實測之後發現是多慮了。雖然帳面數字確實不大亮眼,但從明志路到林口的爬坡段,車內兩位成人開起來也算寫意。當然你說這動力要殺爆同級隊手也是誇張,但對一般人來說,這動力與底盤配置個人感覺是舒服夠用的。
▲ALTIS GR SPORT
ALTIS 的座艙設計維持以駕駛為導向的跑格風格,前導式儀表結構搭配紅黑縫線的座椅,簡潔又略顯熱血。COROLLA CROSS GR SPORT 則延伸原有 SUV 的實用取向,運動化元素比較「點到為止」。中控飾板採霧銀材質,座椅兩側支撐較強,對長途駕駛舒適度加分。整體感覺就像穿著西裝外套的健身愛好者——不誇張,但充滿均衡美。
不噴一下手剎車又要被說廣編是吧?
▲ALTIS GR SPORT
發表會後許多真愛粉或是他廠業代紛紛開酸,說2025年了,還有車子沒有電子手煞用傳統拉柄手煞。媒體沒噴這點就是拿錢,業配同路人。但TOYOTA可以噴的地方蠻多,但這手煞車對我來說真的還好。除了比較容易玩甩尾外,對於我這種老派駕駛來說,載著女友老婆開車出門,拉手煞車拉柄那「嘰」一聲響外,還可以展現你苦練多年的三頭肌,多帥!
生活即GR
TOYOTA 在 GR SPORT 上的策略很聰明——它不強調性能極限,而是讓動態調校更貼近日常駕駛樂趣。這不是要你飆車,而是讓每次轉動方向盤都多一點真實與共鳴。
▲ALTIS GR SPORT
COROLLA ALTIS GR SPORT 比較像是「藏不住熱血的文青」,在城市裡低調,卻能在山路上一展長才;COROLLA CROSS GR SPORT 則是「懂得控制力量的成熟運動員」,不追求速度,但總給人穩定與自信的安全感。
若你常單人開車、偶爾熱血,選 ALTIS;若你家庭為先,又想偶爾感受操控的樂趣,選 CROSS。最有趣的是,這兩台車都沒有要當「最強」,但都足以成為「最懂你的那台」。
麥斯大話車壇
過去我們常用「銷售的豐田」與「技術的本田」來形容這兩家車廠。但這幾年畫風卻有些變化,反而是豐田花更多心力氣去打造所謂的「操駕愉悅」。GR SPORT 在台灣市場的價值:它不是打造賽道怪獸的分支,而是把運動基因悄悄注入日常生活。
回到現實的塞車街道,兩台 GR SPORT 的尾燈逐漸消失在人群中。沒有轟鳴、沒有張狂,只留下一句餘韻:「生活,原來也可以很熱血。」
